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

自性


自性


   那麼,「自性」是什麼?
在『壇經付囑品』裡,提到:
「自性能含萬法,名含藏識,
若起思量,即是轉識,生六識,出六門,見六塵,如是一十八界,皆從自性起。」
所謂「含藏識」依字義來看,是指人的如來藏識,或稱為阿賴耶識,意即第八識。
在雲老和尚著的「惠能大師集」第153頁,提到「如來藏與阿賴耶識」謂:
….如來藏中,一切業力種子乃無始以來造作而成,
因之覆蓋真如,
所顯現者,在在都是無明煩惱;
但業力種子,非是如來藏識,故唯識學裡謂「阿賴耶識,本自清淨」,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識。』
吾人皆知阿賴耶識含藏無始以來種種善惡業等種子,
只因煩惱塵垢所染,
並非阿賴耶識本來面目,
亦含藏成佛的如來種子,
故也稱「如來藏」。

  
在『壇經機緣品』裡提到:
「自性具三身,發明成四智,不離見聞緣,超然登佛地。」

意指人的自性具有三身即
「清淨法身、
圓滿報身、
千百億化身」,

「清淨法身」是指人的本性是清淨的,
「圓滿報身」是指智慧,能念念圓明、念念自見;
「千百億化身」是指人的行為,一念思量,名為變化。
念惡化為地獄,
念善化為天堂,
慈悲化為菩薩,
智慧化為上界,
不思萬法,性本如空。

  
成就菩提道果必須具足此三者,
即此是修行下手處,但不能離開轉識成智的過程,
即『壇經機緣品』裡的偈:
「大圓鏡智性清淨,
平等性智心無病,
妙觀察智見非功,
成所作智同圓鏡。
五八六七果因轉,
但用名言無實性。」

及「三身元我體,四智本心明,身智融無礙,應悟任隨形。」

依六祖的見地,亦即
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,轉六識為妙觀察智,
轉七識為平等性智,
轉八識為大圓鏡智;

迷為識,悟則為智,
修行不外從「意識」來轉。

 
六祖在『壇經般若品』裡提到:
「凡夫即佛,煩惱即菩提。
前念迷即凡夫,
後念悟即佛。
前念著境即煩惱,
後念離境即菩提。」

因為「如來藏」含藏有成佛的種性,
雖然六祖說:
「凡夫即佛,煩惱即菩提。」
但得待清淨後才能成佛,
煩惱也得透過「轉識」方能見菩提。

  
六祖所說的「自性」雖含藏萬法,
若沒有透過去蕪存菁的過程,
佛性便無法顯現;
所以,「自性」不能當作「佛性」來解釋,
亦即頓悟還須漸修,
才有得菩提、證清淨法身、成佛道的機會。

人人本具佛性,不待修便有,
若沒有機緣顯現,等同無,

舉例來說:
生長在犯罪世家的孩子們,也許終其一生都在以犯罪為常的環境裡,沒有機會培養「佛性」,「佛性」顯現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。

那麼,「凡夫即佛」的事實,也就只存在於有緣修學佛道者的認知了,
若有緣學佛者,執持「凡夫即佛」的事實,卻不肯修行,凡夫便永遠是凡夫而已。

六祖說
「凡夫即佛」其意是指:人人皆具有佛性,皆有成佛的可能;
「煩惱即菩提」其意是指:轉煩惱方證菩提。

所以,六祖開示:「無相懺」及一行三昧、一相三昧的修行法要,
就是在教導修行從身心的貪嗔癡及我執裡去修正,
這在『壇經』裡是處處可見的,絕不是不經過修行便可成佛的,
六祖所稱的「自性」
也絕非一般所說的就是等同於「佛性」,其理甚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