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如如不動】
「惠能大師」教人坐禪,不是坐蒲團,面壁坐禪。
《壇經》講得很好:
「外不著相曰禪,
內不動心曰定。」
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就是禪定,不是盤腿面壁。.....
內要把貪、瞋、癡、慢煩惱消除,外面不受「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」的誘惑,這就是禪定。
此地講的定是性定,是理定,也是《楞嚴經》講的「首楞嚴大定」。
換句話說,就是清淨心。
《金剛經》末後, 釋迦牟尼佛囑咐 「須菩提」尊者,菩薩住世一定要「自行化他」。
要用什麼樣的態度「自行化他」?
世尊叫他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」
這八個字就是禪定。
不取於相,就是外不著相;
如如不動,就是內不動心。
說得簡單明白一點,一個修行人絕對不能被外境所誘惑,這就是「不著相」。
不是離開外面境界;
離開,還度什麼眾生?
要度眾生,就要跟眾生接觸;
雖接觸,決不著相,決不受影響,
這是「禪」。
內不動心,不動什麼心?
不動「貪瞋癡慢」,不動「是非人我」,
決定沒有分別、執著,這是「定」。
釋迦牟尼佛教導「須菩提」尊者:
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」
六祖所傳的禪宗,「禪定」就是從這兩句話來的,
「不著相是禪,不動心是定。」
真正的「禪定」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
不起心,不著相;
並不是
「天天盤腿打坐」,
若身雖盤腿打坐,心卻在那裡打妄想,那是什麼禪定?
著相就沒有禪,動念頭就沒有定。
佛與大菩薩常在定中,大定是沒有出入的。《楞嚴經》講的「首楞嚴大定」,
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。」
「行、住、坐、臥」
都在定中,
佛與諸大菩薩平常都是如此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