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14日 星期二

三身四智


【三身四智】


僧智通看《楞伽經》約千餘遍,不會三身四智。
禮六祖求解其義。

(
識起迷情於何謂三身四智,
三身者報身、法身、化身,
四智者前五識、六、七、八識清淨後之智慧也。

六祖曰:
「三身者,清淨法身,汝之性也。圓滿報身,汝之智也。千百億化身,汝之行也。
若離本性別說三身,即名有身無智。」

(
有身無智者是凡夫,雖亦有三身,奈不能起智用也。
清淨法身是吾人之本性也,圓滿報身是吾人之智慧也,千百億化身是吾人神通應化,感而遂通也。

六祖又曰:
若悟三身無有自性,即名四智菩提。
聽吾偈曰:
自性具三身,
發明成四智,
不離見聞緣,
超然登佛地。
吾今為汝說,
諦信永無迷,
莫學馳求者,
終日說菩提。

聖者三身無有自性,似水止無波痕,全依他才起自性。
若也因投入石片起漣漪,此係因依他起自性,遂發明成四智。
此四種智不離吾人見、聞、覺、知,有此了悟,即登佛地。
你要有正知見,不要終日說菩提,心往外馳求。

智通曰:
「四智之義,可得聞乎?」

(
那四智者,又是何神通妙用乎?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六祖曰:
「既會三身,便明四智,何更問耶!
若離三身,別譚四智,此名有智無身也。即使有智,還成無智。」

(
悟道者了知三身後,便能發明四智。在業緣銷盡,差別後得智成熟後,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。
若離三身,則四智昧而不明,是謂有智無身。即使有所謂智,卻終成無智也。)

六祖復說偈曰:
「大圓鏡智性清淨,平等性智心無病,妙觀察智見非功,成所作智同圓鏡。
五八、六七果因轉,但用名言無實性。
若於轉處不留情,繁興永處那伽定。」

(
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,
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,
轉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,
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。
但第六、七意識在因地轉,
而前五識與第八意識卻在果地始能轉也。
行者若在轉一切識為智慧時,應毫無留情地轉,那在轉處即能現殊勝的禪定力也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