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

中道實相

【中道實相】

尚書講: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」「中」就是指不起心、不動念,也就是實相。
孔子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
七十歲時,他契悟了中道實相--「隨心所欲,不踰矩」,隨意起心動念都是善法,這個時候不思而得、不言而中,不須要經過思考,信手拈來即是,亦即佛法所說--隨拈一法皆實相;「搬柴運米、穿衣吃飯,無不是神通妙用。」
六祖壇經講頓悟,頓悟到實相,亦即剛才所說「不思善、不思惡」--這念超越善惡的心,便契入了中道實相,內外就成一體,一起心動念便是神通妙用。
  六祖開悟之後,十五年的時間在獵人隊中保養聖胎,亦即經上所說,「念無念念,行無行行,言無言言,修無修修」無功用行的境界。六祖大師悟道以後,這念心經常與中道實相相應。
有一天,獵人放火燒山,整座山燃燒了起來,這時六祖大師立刻兩個腿子一盤,心契入中道實相,一念不生,心與山河大地完全合而為一之後,在實相當中起一個念頭,
他說:「火不自火,火從心生,心中無火,火不自火。」言罷,外面的火隨即熄滅。也就是說,這念心到達實相境界,一切起心動念皆是智慧,皆是神通妙用,心想事成。
中庸上講:「至誠之道可以前知,國家將興必有禎祥,國家將亡必有妖孽。」
就是說心達到「誠」的境界,自然就能內外一體,所以說「不誠無物」。

一個人起什麼心,就和什麼法界相應
起一念貪心,就墮入餓鬼道
起一念瞋心,就墮入修羅道
  戰國時代,有一位隱士名顏斶,當時,齊宣王知道顏斶是一位有道之士,欲請他出仕,顏斶不願意,齊宣王旋誘之以名利富貴,予其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的官位,出入乘車,日食酒肉,與其金銀財寶,顏斶答道:我的富貴和你的看法不同,吾乃「晚食以當肉,安步以當車,無罪以當貴」。這裡所說的「無罪以當貴」,就是指保持我們身口意三業的清淨,才不會有過失:就佛法而言,也就是起心動念都是善念,口無善言不說、身無善事不行、心無善念不起,一念清淨,一道齊平,這就是真富貴。六祖壇經講「一念不生」--不思善、不思惡,這念心就像一面明鏡,有印萬物之功,像來則現,像去則無。儒家思想講「克念則聖,罔念則狂」,一個人起什麼心,就和什麼法界相應。起一念貪心,就墮入餓鬼道;起一念瞋心,就墮入修羅道;起一念癡心,就墮入畜生道。是以,佛法說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佛法就是在告訴我們轉念頭--時時刻刻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以善念對治惡念,等到惡念俱捐,最後連善念也完全放下,歸於無念,無念也就是中道、就是實相,這才是真正的富貴。悟到了這個道理,心當中便是一片光明,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能夠自在,這念心都能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,「中道實相」確實是人生安身立命的究竟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