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

面對死亡

【面對死亡】


死亡這門課我們都該學
冰桶省思
【聯合報╱張有恆/成大交通管理系特聘教授(台南市)】

最近非常流行冰桶挑戰,這項活動由美國波士頓學院前棒球選手發起,目的是為漸凍人症募款。
隨著這股旋風吹進台灣,不管這些政商、演藝界名人們是選擇把冰水往頭上倒,或是捐款,他們對漸凍人到底了解有多少呢?

筆者從艾爾邦(Albom)所寫的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一書中,讀到他的教授墨瑞(Morrie)在得了無法治癒的漸凍人症後,以自己的死亡作為他生命的最後計畫,研究如何緩慢步向死亡,並探討死亡的意義,且勇敢的走過生與死的最後一道橋梁,由作者艾爾邦在墨瑞生命最後十四堂周二的上課,留下他與死魔搏鬥的記述。

墨瑞最發人深省的一句話是:
一旦你學會如何死亡,你就學會如何活著。
的確,一般人活在世上,整天忙著以「自我」為中心,只關心自己的事業、家庭、賺錢、買新車、還貸款、升官、發財等瑣事,從未真正去關心別人,就讓自己這樣一天過一天,也未停下來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。

正如這位漸凍人,瀕死的墨瑞教授告訴我們:

太多人像行屍走肉,就算他們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,也似乎是半睡半醒,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

生命若要有意義,
就要投入去愛別人,
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,
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、有意義的事情。

如今我在受折磨,我比以前的我,更能對受苦的人感同身受。」
我對別人付出,才讓我覺得自己活著。」
這種開闊的胸襟與同理心,確實值得學習。

事實上,我們都知道自己會死,但從沒人把「死」這件事當真,不然的話,就不會迷迷糊糊、渾渾噩噩的活著。

墨瑞教授說:
我們對於死亡都是在欺騙自己,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會死,並且隨時作好準備,這樣我們在活著的時候,就可以真正的比較投入。

一般人除了沒為「死」做準備外,面臨死亡時,卻又非常恐懼,因為不知會於何時、何地、以何種方式死亡,或死後往生何處?
墨瑞教授在面臨死亡威脅時,他說:
這只是恐懼而已,我不會被它主宰。
這就是恐懼,現在我要脫離它,超越它。
看著我的身體慢慢萎縮至死,是很可怕,但這也很可喜,因為我有充分的時間說再見。

墨瑞教授也告訴我們:
要學習超然於物外,不僅對快死的人重要,對健健康康的人也很重要;學習佛教所說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,因為萬事萬物均無常。

這種灑脫的生死智慧,值得學習與讚嘆!
生、老、病、死,是人生必經過程。
我們面對「死亡」的功課,是否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?
我們如果希望死得安詳,
但是如平時沒有做好身體平安的規劃,
沒有健康的生活習慣,而且生活充滿憂慮、牽掛、煩惱;
如果心總是被憤怒、執著或恐懼等情緒所控制,顯然也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詳。

因此,如果希望死得好,就必須學習如何活得好;
同時,若想要學習活得好,也必須學習如何死得安詳,因如何「死」也是「活」的一部分。

衷心希望有參與或沒有參與這項「冰桶挑戰」的活動者,
都能夠有關懷和幫助漸凍人的慈悲心,
同時也應去體會他們面對肌肉逐漸萎縮與接近死亡的心境,
期藉著瞭解生死的智慧,
來幫助自己和別人活得更有意義!

2014/08/23 聯合報】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