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道珍法師】
匡廬遷化遠塵埃 崖谷明如列炬開
五苦才離終見佛 來迎奚必用金臺
梁道珍法師。天監中憩錫廬山。
聞昔遠公結社淨修之。地心甚慕之。然其初心猶預。
異時忽夢海上數十人櫓舟前邁。
珍問何之。對曰將適彌陀國也。
珍曰願隨往得否。曰。以子之意孰敢相拒。但於此一日之修。
功超永劫。彌陀一經子未之誦。如何求往也。
珍覺後嘆媿。若於聖法有差焉。遂專誦此經。
後二年。
俄堂虛戶扃有捧銀臺而至者曰。法師報盡當昇此臺。
又曰。
師之功行當乘金臺。奈何初心猶預。故一此耳。
珍謝曰。果能超三界出五苦。則珍也見佛之基有漸。
奚必金臺耶。
珍亡之夕。崖谷光明洞然。若千炬交輝。
鄉民驚異。及旦即山問之。乃知珍亡往生之驗(矣)。
◎◎◎◎◎
梁 道珍
道珍。不清楚他的出身,梁朝初年,居住在廬山中,作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中的『彌陀觀』,觀想阿彌陀佛,然而心裡尚有疑慮,志向未定。
有一天夜裡,夢見有一群人乘船於大海之中,說是要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去的,道珍也希望能夠上船跟隨一起去。
船上的人說:「你尚未營造浴室供養眾僧,也沒有誦《阿彌陀經》,淨土的功業仍未圓滿,尚不能去。」
等到夢醒之後,道珍乃營造浴室供僧沐浴,並且持誦《阿彌陀經》,如是經歷數年而不中斷。
後來有一次在房中觀想時,見到一個人攜帶白銀蓮臺而來,並且說:「法師業報已盡,應當升坐此臺。」又說:「以法師的功業和修行,應當乘坐金臺,奈何法師最初發心時猶豫不決,因此只得此銀臺而已。」
道珍心中歡喜,因而暗自用紙記下此事,把它藏在經典的匣子裡頭。臨命終那天的晚上,半山腰以上,如同排列了數千把火炬一樣的光明。
附近村子裡的人遠遠望見,以為是諸侯要朝見天子的場面,等到天亮,才聞知是道珍往生了。
後來弟子們搜尋整理經匣子,才知道道珍往生前的祥瑞感應。
◎◎◎
梁道珍。住廬山修淨業。夢有人乘船海中。問之。
云往彌陀佛國。珍乞隨行。
船人云。汝未營浴室。及誦彌陀經。未可也。
覺而浴僧誦經。歷年不輟。忽房內池面。降白銀臺。因默記其事。書經函中。
命盡之夕。半山以上。如烈火千炬。交相輝映。邑人遙見。謂是諸王禮覲。
及旦乃聞珍卒。後檢經函。知珍瑞應。宜生淨土久矣。
贊曰。遠公三睹聖相而不言。珍公池降銀臺而默記。古德之厚重類如此。
彼淺丈夫者。纔有少異。曉曉自鳴。小則失其所有。大則增其魔事矣。可弗慎諸。
偈曰---
往昔道珍居廬山,修習淨業觀彌陀;
忽夢海上人櫓舟,問之將適彌陀國;
願同隨往可得否,彌經未誦去不得;
專誦此經銀臺迎,初心猶預非金座;
能超三界出五苦,見佛有漸奚金色;
崖谷洞然千炬輝,公證往生得聖果;
遠公三睹聖不言,珍公池降銀臺默;
凡夫有異即自鳴,增長魔事法延擱。